石雕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石雕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Think让小众科学走向大众的尝试

发布时间:2020-06-28 13:05:05 阅读: 来源:石雕厂家

“Think+"活动现场,嘉宾在演讲。近几年,“分享”成为公众教育的关键词之一。

付新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昆虫学教研室教授

徐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马军,2012年度戈德曼国际环保奖得主、《中国水危机》作者、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16分钟的各种精彩

从凡客诚品CEO陈年讲述的凡客故事,到萤火虫研究专家付新华在现场熄灭一盏灯点亮萤火虫;从《中国水危机》作者马军展示触目惊心的“中国水污染地图”,到中科院研究 员徐星娓娓道来恐龙如何在进化中飞向蓝天;从桔子水晶酒店创始人吴海激情澎湃、直面现实的演讲,到文化人类学学者、德国人小柯披上彝族传统服饰唱起《橄榄树》;从博导李淼解释那“听不懂,但似乎很厉害”的暗能量、探究世界究竟是几维,到著名导演张元用他的电影作品开启二十年的变迁之旅……

8月4日下午,一场由《南方周末》倡导发起的“Think+2012”思想盛宴在北京开启,来自科学、技术、设计、文化、艺术、传媒、社会、商业等不同领域的8位专业人士,用16分钟的演讲与现场300多名听众分享了他们的创见与智识。

“分享”成公众教育关键词

“最大的收获在于,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和思维去探讨关于科技或泛科技文化的多元性。”对平时关注互联网较多的极客公园编辑吴江而言,此次活动中嘉宾来源的多样性是吸引他的亮点之一。在他看来,科普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普及科技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激发创意和灵感,启迪思考,并做出改变。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甚至普通人开始借助网站、视频、微博、线下沙龙等多种形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或创意,“分享”成为公众教育的关键词之一。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就曾提出“让分享科技成为文化风尚”的理念,科技与传播的断层是根本原因,日常生活中看不到太多科技的话题,人们没有科技意识,社会没有文化氛围。在这一环境下,分享科技是搭在科技与传播之间的一座桥梁。

虽然网络让知识的获取更便捷和多元,但公众的科普教育依然面临诸多难题,例如,怎样更好地激励来自高校、研究所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教育;如何通过更包容的教育方式、更有效的参与形式激发公众兴趣并投身其中,让“小众”科学走向“大众”。

公开提问

新京报:除了讲座的形式外,对科研工作者而言,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帮助公众了解科普知识,引发公众对科学、对环境保护的兴趣?

付新华:科研工作者有责任去做科学知识的普及,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去解答公众疑问,引导公众关注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在研究萤火虫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凭我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让大家跟我一起保护环境。一开始我想利用影像的力量让更多人喜欢萤火虫,后来也写科普文章。

但目前,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包括报酬少、学校和国家没有相应支持或鼓励政策。科普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但我国的科普文章、照片的稿酬都很低。而且,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千辛万苦拍到的照片放到网上后很容易被盗用。因此,不少科研工作者最多花20%-30%的精力做科普,其余都忙于申请科研经费、发论文、评职称。反而是草根NGO在科普、环保方面的活动做得相对较好。

马军:在写完《中国水危机》后,我一直在思考环境保护的症结在哪儿?付出这样大的人力、物力为什么解决不了。最终我认为,最主要的矛盾不是缺乏技术或资金,而是缺乏动力。

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执法松懈,环境诉讼艰难,资源成本非常低,所以企业最终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动力最终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但公众参与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环境信息的公开,建立一种新型的透明参与的环境治理的机制。

在国外,科学家都会主动协助公众理解环境问题,降低阻碍公众加入环保工作的门槛,而不是用专业术语将他们拒于千里之外。所以,我们要协助公众解读环保信息,并提供一些切实可参与的形式。我们一些合作伙伴如NGO组织,志愿者,甚至普通网友,也走到污染源旁边,拍下照片,定位位置,共同形成了“中国重点污染源分布”地图。

新京报:随着接触信息途径的多元化,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科普教育?

付新华:针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动画片和实地体验可能会更好。所以,我甚至考虑过写剧本,比如萤火侠除恶扬善的故事(笑)。希望卡通制作公司能推出一些包含科普知识的动画片,有趣而不呆板。

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科学家、科研工作者深入一线,直接与公众互动交流。在南京紫金山的观萤活动中,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来参加,亲眼见到萤火虫美妙景色会给孩子深刻的印象。

国外一些企业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在日本留学时,我曾参观过奥林巴斯在学校做的一场活动,他们把很多光学设备都搬到学校,通过精心设计的小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比如让孩子用显微镜尝试在沙粒里找钻石,比如为了让孩子了解海里的生物发光体,他们在一个装满海水的大玻璃箱子里放入海萤,通电,满眼浅蓝色的光,很震撼。而这对企业也是双赢,一方面承担了社会责任,传递科普知识,另一方面也在学生中从小树立了品牌概念。

徐星:科普不仅需要科研工作者付出,也需要政府、家长等的合力。除了目前现有的高校考核体系对科普工作不承认外,家长在考试、升学的压力下对孩子的科普教育缺乏动力也是原因之一。当然,一些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从小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最近就有几位家长问我,在去野外考察寻找恐龙化石时能不能把孩子也带上。

课堂体验

推荐“线上学习+线下交流”模式

吴江,极客公园编辑

在我以往接触的科普教育中,科普仅局限于科学普及,内容呈现上也缺少互动性。事实上,科普可以扩展到科学、技术、设计、文化、艺术、传媒、社会、商业等领域,科普的意义更重要的在于激发创意和灵感,启迪人们思考,并做出改变。

这次Think+活动,嘉宾囊括了各行各业,把科普从科学普及延伸到泛科学普及。我最大的收获在于聆听不同行业的佼佼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识,从另一种思维去探讨关于科技或泛科技文化的多元性。

对普通公众来说,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是不错的模式,比如TED演讲(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并非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到TED的现场,但大多数人可通过网络获取TED的视频资料。再比如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这个由孟加拉裔美国人创立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十分钟,以由易到难的方式衔接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0段。

在国内还有类似果壳网的线下科普沙龙“万有青年烩” 等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内容的延续,通过线上交流让知识得到分享和传播。我觉得,充分利用互联网完成知识的获取,再通过线下交流去分享知识,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此外,对普通公众而言,要想理解诸如理论物理、古生物学之类的专业科学知识并非易事。而科学从“小众”走向“大众”,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open your mind”

吴佳霖,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大四学生

我在人大一直参加TED X社团的活动,Think+有点与TED类似。我是学金融专业的,似乎演讲嘉宾的专业领域与我的专业没有关系;其实,文科生很多也喜欢科普讲座,我无法量化听了这些讲座到底会有哪些好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可以open your mind。

比如水晶酒店集团创始人吴海的《Unshackled Thinking 思想没有枷锁》,虽然我不太喜欢他那种呐喊式的演讲,但他提出的“商人可以做文化”的主题还是触动了我。而《中国水危机》的作者马军,作为环保行动派,他那跳出一般公益模式的水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行动也让我眼前一亮。

对广义的科普教育而言,我觉得如果只提供了平台,但分享内容不在受众的可理解范围内,效果也会打折扣。因为缺乏理工科背景,听完《世界究竟是几维的》我就陷了进去,问了学理科的同学,也没大概弄明白世界到底是几维。以前参加学校TED X社团活动时也听过中科院专家讲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内容,可能教授考虑到听众的文科背景,用了很多比喻帮助我们理解。 而这类大范围的活动,听众背景都不一样,演讲者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此外,如果8位不同专业领域的演讲者分享的内容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可能效果会更好。

Chrome浏览器下载

谷歌浏览器下载

Chrome浏览器下载

Google浏览器下载